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出卖。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2年5月22日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特殊情况可为六年。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另外在承租土地上不得使用雇佣劳动力。1925年11月,苏维埃政权发布新的法令放宽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力的条件。
材料二  中国粮食产量统计表(万吨)

1952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1年
1962年
1984年
1990年
16392
19595
20000
17000
14750
16000
40712
43500

材料三  从1958年夏季开始,只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国七十四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二万六千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民有一亿二千多万户,占全国各民族总农户的99%以上。
当时,提出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完成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快的三四年,慢的五六年,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遥远将来的事情。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式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穷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展开了叫“生产责任制”某些尝试……1983年,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灭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什么政策进行了修正?请分析指出这一修正的实质和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1958-1961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
(4)材料一和材料四反映的问题的共同之处是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经济政策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立宪政治,以代表国民公意为准则,而最适于运用此制者,则莫如政党政治。政党政治与责任内阁是联为-体的。盖必使国会占多数之政党,组织完全政党内阁,方举责任内阁之实。

(政党)贯彻国利民福之蕲向,进而组织政府,则成志同道合之政党内阁,以其所信之政见,举而措之裕如,退而在野,则使他党执政,而己处于监督之地,相摩相荡,而政治乃日有向上之机。
--摘编自宋教仁《国民党宣言》《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民国初年宋教仁关于政党政治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教仁政党政治活动的作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诺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大会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大会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大会的成员国一致通过;行政院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行政院会议的理事国一致通过,如发生盟约所禁止的战争时,行政院可就制裁提出建议。
--摘编自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宗旨的共同之处。
(2)与联合国相比较,国际联盟在组织和表决程序方面存在哪些缺陷使其宗旨难以实现?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达到高潮。1830年11月,抵制改革的威灵顿托利党政府在议会选举中惨败,被迫下台,格雷伯爵接任首相,组成辉格党政府,并于1831年3月1日提出议会改革法案。法案在下院两次通过,但被托利党占多数的上院接连否决。当法案在下院第三次通过时,格雷要求国王册封50名改革派贵族,进入上院,以保证法案在上院通过。国王拒绝了这个请求。于是,辉格党政府总辞职,威灵顿受命组阁。国内立即掀起抗议浪潮。1832年5月,下院通过对格雷内阁的信任案;又通过决议,宣布下院永远不接受由托利党政府提出的任何建议。国王走投无路,被迫召回格雷内阁,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此时托利党认识到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主动放弃了抵制。6月4日,改革法案终于在上院通过。6月7日,法案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

--摘编自(美)亚当斯《英国宪政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得以通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对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意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还,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邦联条例》和1787年宪法内容比较表


《邦联条例》
1787年宪法
立法机构组成
一院制国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
立法机构成员的构成与产生
每邦在国会的代表2~7人;各邦立法机构按年度指派代表。
每州2名参议员,由各州州议会选举产生;各州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院。
行政首脑

合众国总统
征税权以及征税方式
诸邦有征收税金,向其他邦征收关税的权力。
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
批准生效
交给诸邦的立法机构审议,如果同意,授权他们在国会的代表批准。
经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各批准州成立。


--摘编自(美)米尔奇斯等《美国总统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