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中学历史活动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 B.尊崇道统 |
C.心外无理 | D.经世致用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 B.反省内心 |
C.存天理,灭人欲 |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 B.墨家“兼爱”思想 |
C.儒家“礼治”思想 | D.墨家“非攻”思想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
C.三种主张都![]() |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转型时期社会的剧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