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许多古诗词表达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在今天仍被经常引用。你认为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民生思想的是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②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③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④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人生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③个人的人生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可自然转化为现实
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李商隐死后,崔钰曾作《哭李商隐》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怀未曾开。”并指出李商隐这匹“良马”腿脚屈曲,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
|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
|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
| D.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是否有他人的帮助 |
清明节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今年的清明祭扫,低碳、文明、环保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鲜花代替纸钱、冥币,被置放在先人墓前;植下一棵小树,寄托哀思;在网上建个虚拟灵堂,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传统的清明习俗在植入“低碳”元素后,释放出了更绿色的气息。上述材料说明 ( )
①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历史性
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④世界上的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变化发展的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角度看,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国家干部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
| B.国家干部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
| C.国家干部只要以人民的利益为立足点,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
| D.国家干部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
| 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
| 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
| 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
| 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