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和与会各国一致赞同减排(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发达国家试图更改《京都议定书》中关于减排义务的规定,迫使发展中国家也承担具体量化的减排义务,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针锋相对。
对此,中国政府主张坚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时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中方表示,中国已经在减排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但还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这些努力和承诺都是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的,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能接受任何强制性的减排承诺。
运用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我国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正文收录了NBA、BBS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者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支持者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2)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多种辅材佐料精制而成。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也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
材料:阶梯水价是我国水价改革的方向。除样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的俗称。实行阶梯水价,能够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因素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等方面的作用。
注:表中居民生活用水量,以4 口及4口以下家庭为单位第一阶摊用水量原则上按履盖80%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水量确定。三类用水价格较改革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某市实行阶梯水价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