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一(2)班以“发行人民币越多多好还是越少越好”为辩论主题展开了辩论:
甲方: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现在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的,所以通过多发行人民币就可以顺利解决这一问题。
乙方: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发行人民币还是越少越好。
假如你是本班辩论会的主持人,你将怎样总结陈词?
材料一:相对10年前,家电产品的功能越来越齐全,质量也更有保证,然而价格越来越便宜。
材料二:2009年,我国GDP同比增长8%,在GDP增长的三大因素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在中国经济和国际金融危机“短兵相接”过程中,面对外需严重萎缩的不利影响,消费和投资一起,成为保增长的双重支撑。
(1)你认为家电产品价格不断降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消费为什么能拉动经济增长?
200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建国60周年庆祝大会,十万群众参加游行活动,演绎了新中国60年流动的发展史,表达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10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3位,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千万以下,取得的成就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模式”的说法在国际上流行。
请从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资源配置、对外开放的角度简要概括“中国模式”的基本内容。
在我国中央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流转的政策之后,某村A、B两位农民都承包了50多亩粮田,雇用了8位农民进行插秧劳动,他们操作的具体模式如下:
插秧安排 |
拔秧苗 |
挑秧苗 |
分秧苗 |
种秧苗 |
每天插秧总量(亩) |
A农民 |
3人 |
1人 |
1人 |
3人 |
8 |
B农民 |
每个农民独立完成上述程序 |
5 |
(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经济学常识》的什么道理?
(2)请运用斯密的有关经济学理论简析导致上述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
认真阅读表一、表二,回答问题。
(1) 请根据表一表二,分别在下面两坐标中画出需求曲线。
(2) 对比分析以上两条需求曲线,你从中能悟出什么经济学道理?
材料一:每逢过节、过生日,同学之间免不了互送小礼物。现在送的礼物价格越来越高。同时,从近几年来看,有些中学生以穿名牌、用名牌为时尚。
材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热衷于跻身“贵族学子”行列,他们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他们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
(1)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人们的消费心理有哪些?
(2)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