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阙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下列关于洋务运动失败主要原因的分析不符合郑观应观点的是:( )
| A.郑观应认识到了社会制度层面的“体”与科学技术层面的“用”之间不是等同的关系。 |
| B.郑观应认识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最根本是社会制度的落后,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 |
C.郑观应认识到中国要发展就必须抛弃中国的体和用,不仅要“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而且要“议政于议院,以民主共和,谋定而后动”。![]() |
| D.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遗体求用,舍本逐末,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反映了当时有些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 )
| 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
B.制度是 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C.古代美洲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 受新事物 |
| 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 |
该图是今天江南农村仍比较常见的铁犁,铁犁在汉代的重大改进之处是代码: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有“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 )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 C.两极格局的存在 |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
《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
| B.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
| C.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
| D.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