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体现中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在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

A.官僚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
B.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
D.外国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没有前途”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