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
A.科学技术决定论 |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终其一生他的学说也未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赏识。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够被新兴地主阶级所采纳 |
B.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
C.孔子主张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不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
D.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对传播他的思想不感兴趣 |
下列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在今天还可取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④“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
⑤“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
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⑤
明末清初,传统儒学得到批判地继承。据此回答16一20题。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理论 |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宋明时期孺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据此回答10一15题。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
B.汉武帝巫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
D.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