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的《归安县志》(归安县即今浙江湖州市)记载:“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这表明当时的归安县( )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农业生产区域分工明显 |
C.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分离 | D.不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 )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 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 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 |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
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 |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