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下列对毛泽东著作的贡献的连线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
B.《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
C.《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
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 |
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④ |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下列描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A.农户植棉日益普遍 |
B.农民负担沉重的债务和赋税 |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
“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 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C.民营手工业 |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 |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