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罗斯福新政期间完成的田纳西水利工程。这一工程的兴建是罗斯福新政哪一措施的体现
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
B.调整农业生产和产品结构 |
C.整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
D.兴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 |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
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
B.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
C.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
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 B.国民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