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是____平原,B是 ____平原。其两条支流的名称是:①_____②____
(2)黄河A到B河段及山东段的特殊的水文现象____,其形成的原因__
(3)黄河中游流经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该地形区与华北平原的界线是_____;目前,该地形区地表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
(4)黄河流域自然资源丰富,其能源资源非常典型,其上游________资源已实现梯级开发,中游晋、陕、内蒙古的_________资源丰富,下游的________能源资源丰富
(5)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图示省份南部的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说出图中祁连山脉的走向及其两种地理意义。
(2)根据图中信息,说出兰州的区位特点。
(3)甲、乙两地都为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决定其农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试比较该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点。
(4)结合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关联性,简述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的原因。(要求写出四点,8分)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全世界20个缺水国家,中东占11个,世界人均水资源7000米,2006年中东人均1000米。
(1)A水域的名称是,C河流名称是。
(2)甲、乙两地早灾频繁,但其成因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旱灾成因的差异。
(3)长期以来,甲乙两地在水资源利用f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解决水资源问题应采取的共同措施有哪些?(要求回答两点)
(4)甲、乙两地战略地位重要,就石油方面而言,请说明两地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战略意义。
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研究性学习,以下为该小组收集的材料。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例如 “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
材料二: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
2.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下图是北半球夏半年某日A、B两地太阳高度角随时间的变化状况,读图后回答
1.A地的纬度是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3.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4.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读下图,“甲乙两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回答
1.甲、乙两图所示的主要地区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2.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大势
3.简述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相同的能源优势及形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