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 | 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 |
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当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考茨基之流说我们实行这种‘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过错时,他们实际上起了资产阶级走狗的作用。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列宁所说的战时共产主义的“功劳”指
①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②保障军事战争胜利
③为粉碎同盟国进攻创造必要物质条件④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苏联取得这一成就与下列哪一措施无关
A.推行新经济政策 | B.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
C.实施农业集体化 | D.实行“加速发展战略” |
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形成完整的“世界史”的标志是
A.新航路的开辟 | B.工业革命 |
C.第二次工业革命 |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 |
19世纪末,有人做了这样一首诗:“富人成双结对而至,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他们谈论自己的事务,声音高大刺耳而又无休无止。”20世纪初,这首诗又被添加了几句:“穷人乘坐福特而至,这些车子的外貌跟他们相似;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以下对这首诗的解读正确的是
A.诗歌的前后变化反映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 |
B.生产方式的改进促进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 |
C.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社会平等 |
D.工人运动的发展提升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
“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 B.政府管理阻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
C.工业革命推动自由主义经济原则的形成 | D.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走出中世纪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