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①思想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②导致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③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成立准备了条件④促使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公布了由沈思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据此国歌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中华民国的建立是“西学东渐”的重要影响 |
| B.“旧邦新造”体现了直接由君主专制政体到民主共和政体的转型 |
| C.“飘扬五色旗”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五族共和的理想 |
| D.此国歌发出了亚洲第一共和国积极进取融入世界的心声 |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维新运动的反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义和团运动和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不同 |
| B.义和团运动不符合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主题 |
| C.义和团运动与维新变法背后的支持力量不同 |
| D.义和团运动与维新变法的近代化方向背道而驰 |
英国格雷斯顿曾对鸦片战争有过这样的评价-“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高傲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以下表述不符合材料的是( )
| A.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文明国家的耻辱 |
| B.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经济利益推动的战争 |
| C.格雷斯顿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
| D.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的战争 |
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马克思这一论述说明了( )
| A.印度自愿被英国征服 |
| B.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的进步 |
| C.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
| D.印度被英国征服是历史的必然 |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1871年议会制定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中带有现代民主制度特征的表现不包括()
| A.帝国国会由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 |
| B.帝国国会为现代政党提供了讲坛 |
| C.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 |
| D.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