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反映的各国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表,从表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年代
人口(亿)
耕地(亿亩)
人均耕地(亩/ 人)
1650
1.00-1.50
6.00
6.00-4.00
1750
2.00-2.50
9.00
4.50-3.60
1850
4.10
12.10
2.95

①17—19世纪中期,中国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
②人口增长与土地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国家长期和平与统一
④鸦片战争对中国农业经济有重大影响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下列人物中,其作品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李斯 B.王羲之 C.李白 D.王维

《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段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下列对文中朱熹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吃饭应该追求食不厌精 B.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
C.人应该无私无欲 D.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

《宋史·欧阳修传》言“修在兵府,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文中“兵府”指的是

A.枢密院 B.政事堂 C.军机处 D.提点刑狱司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在汉代取得明显进步的是

A.水排 B.耧车 C.曲辕犁 D.水转翻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