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要求两位美国大学生介绍西方科技的新进展,这两位大学生选择的热门话题可能是

A.坐火车外出旅行 B.抨击斯大林模式
C.城市的亮化工程 D.评价胡佛的经济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次巨变”是指()

A.由闭关到开放 B.由专制到共和
C.由落后到富强 D.由愚昧到科学

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的斗争 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 ④出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趋势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民国初年的国歌唱道:“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的正确解读是 ( )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精神
B.“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美国实行联邦制
C.“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五族共和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孙中山在回忆19世纪末广州起义时说:“当初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这种现象得以改变应该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太平天国运动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