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主要规定是实行责任内阁制。《临时约法》中的下述内容能够说明这个规定的是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B.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 |
C.参议院有权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 |
D.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
《战国策》记载:“(战国时)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齐都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人肩摩。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①城市规模扩大②城市商业的发展
③民间娱乐活动丰富多彩④市坊之间没有严格界限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的是()
A.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 | B.分工日益明显,但始终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 |
C.官营手工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 D.部门不断增加,主要以冶金、纺织、陶瓷为主 |
战国以后的土地私有制与西周时期的井田制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土地的占有关系不固定 | B.耕种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
C.土地兼并现象不断加重 | D.名义上为私有而实际上为国有 |
下列是《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的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表(注: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当地粮食产量)。从表中能反映出的信息是()
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数(单位:石) |
|
全国 |
109 906 064 |
河北道 |
21 029 924 |
河南道 |
22 467 641 |
(唐朝时,正仓储州县粮食,义仓备灾荒时的不足,常平仓均粮价的贵贱。)
A.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 B.河南、河北两道是国家重要产粮区 |
C.河南、河北两道负责储备灾荒粮食 | D.两道受安史之乱影响粮食储备不足 |
据《齐民要术》记载,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补农书》也曾提到,明末清初浙江嘉兴、湖州地区水稻最高产量可达4-5石(合今每市亩910-1125斤),比二十世纪末美国加州的产量还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铁犁牛耕技术非常发达 | B.水利灌溉技术领先于世界 |
C.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 D.耕作者的辛勤劳动与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