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造成工作岗位流失,失业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610万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1.3亿农民工中3 000万农民工已经失业返乡,急需就业,构成了中国就业史上蔚为壮观的一道就业洪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尤其要重点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
材料二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阅读材料,分析下列生活现象。
材料一: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创下极高的收视率,成为2013年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好评声中,也有网友表示遗憾:可惜不是咱们自己的原创。原,这个节目的版权购买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事实上,各大卫视引入海外版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013年我国引进的电视节目模式约30多种。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走红的电视综艺节目90%是从海外引进的版权。优秀海外节目模式的输出,就像麦当劳一样,具备高度标准化才能在不同国度获得成功。对于这股引进潮,有乐观者认为,引进可以迅速缩短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客观上提升着中国电视制作行业水准的基准线。但反对者则认为,引进海外版权是一种“拿主义”,缺乏创新,盲目跟风,依赖海外模式会让中国电视人养成一种“惰性”。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引进优秀海外节目模式对我国电视行业发展带的影响。
材料二:2014年4月10日,英国国际传媒ITV集团宣布,从中国灿星制作订购模式节目《中国好歌曲》。专家评论说:这是“里程碑式的交易”,中国综艺节目在苦心探索多年后终于实现了第一次逆袭,意味着中国电视界开始从购买洋节目模式发展到出售本土节目模式,结束了只“引进”不“走出去”的历史。这提振了中国电视人的文化自信,能激励更多可被海外借鉴、复制的中国节目的出现。作为首档走出国门的节目,《中国好歌曲》从模式、赛制到宝典均为原创,这也是它能获得国际市场版权认证的根本原因。灿星制作副总裁尹晓崴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曾经成功制作了很多优秀节目,在积累经验之后,是时候研发自己的模式了。”
(2)从“文化创新的泉和作用”的角度,谈谈材料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作用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借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用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文化自信提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年4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的文章,就外语的使用发表评论,“保持汉语的纯洁性”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赞成保持汉语纯洁性的人认为:如今类似于Wi-Fi、CEO、MBA、PM2.5、HTML、CBD这样的“零翻译”外语在报刊等出版物中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给相当部分的读者造成了比较大的理解障碍。外语的过度使用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和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因此,应该努力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以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立和尊严。
反对保持汉语纯洁性的人认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汉语也需要扩充,其中也包括学习吸收外国的新鲜语句。如“激光”“坦克”等外语,汉化后通俗易懂;如“X光”“B超”等一些字母词因简洁明了而被广泛使用;如“电脑”“鼠标”等一些符合汉语构词规律的意译词,已成为汉语基本词汇的组成部分。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工具,更是一种交流工具,因此它应该与时俱进,“纯洁”的语言只能让我们看懂“古文”,但“不纯洁”的语言才能让我们融入世界,活在现在。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保持汉语的纯洁性?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我国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推动了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行为的变化。
就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