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的大水灾几乎包括了沿江沿海所有的主要省份。……临时大总统刚上任,即表现出对灾民疾苦的极大同情和关切,表示:“本总统忝为公仆,实用疚心。”面对各地要求救灾款项的急电,他命财政部拨款,并同意向四国银行团借款赈灾。然而,南京临时政府面临各方面压力,没有条件切实解决救灾问题。此处所说的压力,主要是指
| A.时间短促,财政困窘 | B.战争未息,交通阻塞 |
| C.满清未灭,无心赈灾 | D.政权移交,无人理事 |
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 B.分封制、郡县制 |
| C.郡县制、行省制 | D.分封制、行省制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秦、唐、元 | B.汉、宋、明 | C.秦、元、清 | D.秦、唐、明 |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
| 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 C.分封制和皇帝制 | D.世袭制和行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