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 转瞬灰烬, 惟有田者, 指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 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 赢十百金, 即莫不志在良田。”" 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C.有利于巩固统治 | D.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某些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因缺乏考证,有时存在违背史实的错误。下列片段或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A.岳飞说:“身为南宋子民,定当以抗金报国为己任。” |
B.汉武帝对卫青说:“此番出兵匈奴,责任重大,愿大胜而归。” |
C.顾闳中在画《韩熙载夜宴阁》 |
D.隋场帝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 |
毛泽东的诗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部史诗,其在《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词中写到:“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该诗词描述的是
A.长征胜利 | B.抗战胜利 | C.新中国成立 | D.社会主义改造完![]() |
有史学家认为:如果把这一事件看作是一次制度变迁,即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那就可以看出,制度变迁不一定要用革命的手段,非革命的手段一样可行。“这一事件”是
A.十月革命 | B.“光荣革命” | C.工业革命 | D.二月革命 |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
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
A.《汉书》 | B.《旧唐书》 | C.《宋史》 | D.《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