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年,明朝第十一任帝朱厚照死,没有儿子,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继位。之后发生了著名的“大礼议”事件。即大臣们围绕朱厚熜该怎样称呼朱厚照的父亲(父亲还是伯父)和自己的父亲(父亲还是叔父)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争议,并发生了流血事件,很多皇帝意见的反对者被廷杖致死。对于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大小宗”体系 ② 是儒学思想为正统的体现 ③当时理学正处于兴盛时期 ④ 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④ |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斯穆特霍利税法》后,许多国家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加以抵制。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结果是
A.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广阀的空间 |
B.国际贸易下降并进而加剧经济危机 |
C.各国工业迅速恢复并提供众多就业岗位 |
D.各工业国找到克服经济危机的出路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种新能源改变了城市生活,使城市明显成为主导性社会机体。”“两种新能源”是指
A.蒸汽和电力 | B.蒸汽和石油 | C.石油和电力 | D.电力和核能 |
下图是英国19世纪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单位:%),当时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 B.圈地运动的推行 |
C.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殖民扩张的加剧 |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视野在16世纪得到了爆炸式的拓宽。但大量贵金属的进口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造成
A.商人阶层的衰落 | B.封建贵族的衰落 |
C.欧洲经济的衰弱 | D.海外扩张的受阻 |
近代中国新兴的政治派别都重视发挥报刊的舆论工具作用。下列政治报刊创办最早的是
A.《时务报》 | B.《民报》 | C.《新青年》 | D.《新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