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年,明朝第十一任帝朱厚照死,没有儿子,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继位。之后发生了著名的“大礼议”事件。即大臣们围绕朱厚熜该怎样称呼朱厚照的父亲(父亲还是伯父)和自己的父亲(父亲还是叔父)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争议,并发生了流血事件,很多皇帝意见的反对者被廷杖致死。对于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大小宗”体系 ② 是儒学思想为正统的体现 ③当时理学正处于兴盛时期 ④ 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④ |
将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进行比较,表达错误的是
A.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 B.都是在一定限度内对资本主义的恢复 |
C.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D.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实际需要 |
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A.发达国家一直主宰着二战后的世界贸易 |
B.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
C.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 |
D.90年代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 |
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 )
模式1 |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
模式2 |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
模式3 |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
模式4 |
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
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4 ——欧洲联盟
“从组织形式上看,它只是一种松散的论坛.但政府间对话也促进了自愿基础上的经济合作,其中涉及的领域很广。”材料直接体现了( )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C.政治多极化的加速 |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自1981年起,中国曾多次获得世界银行贷款,用于改造农田和发展教育,这说明了( )
A.世界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
B.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只有发展中国家 |
C.世界银行是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 |
D.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