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而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则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柳、黄二人同样是针对皇帝这个制度发言.却作出完全相反的评论。关于这个差异.以下解释较为准确合理的是( )
A 柳宗元的说法是为帝制辩护,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
B 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宋废相后皇帝专权的史实
C 二人所处社会的结构不同,二说都有其当代的合理性
D 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实质内涵
三国时期,孙权要吕蒙多读书,吕蒙读了一段时间后,鲁肃对吕蒙关于时局的分析,大为钦佩,并说吕蒙“非复吴下阿蒙”。根据以上所述,请问孙权要吕蒙读什么书?()
A.《诗》、《书》、《易》、《礼》、《春秋》,这些基础典籍,属于学者必读 |
B.《孙子》、《左传》、《史记》、《汉书》等典籍,培养见识与能力 |
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
D.《周易》、《老子》、《庄子》,了解这些最近风行一时的学说思想 |
《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
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 |
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思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两则观点都
A.反对脱离经济背景讨论政治 | B.认为经济危机催生独裁政治 |
C.认同历史人物影响历史进程 | D.认可社会环境影响历史人物 |
“艺术家、画家、雕塑家以及诗人、音乐家、剧作家、小说家,他们都在拒绝旧习惯,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想象,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这种强调主观感受的潮流被称为
A.新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代主义 | D.印象主义 |
英国首相迪士累利(1804-1881)曾说:“当茅屋不舒服的时候,宫殿也是不会安全的”。基于这种认识,英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A.解放生产力 | B.加快殖民扩张步伐 |
C.加速城市化 | D.改善工人生活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