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Z处可以用下列哪句诗比喻最为恰当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

A.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
B.对外赔款量(单位:千万两)
C.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
D.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

19世纪70年代,上海进口的所谓洋糖,基本都是将产自广东汕头和福建台湾的土糖,直接运到香港取得“洋糖”身份,再转运而来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洋货行销内地“除入口一正税,一子口税外,任意畅行”
B.土货过关卡时“口口而查之,节节而税之”
C.“西商过埠则丁役围护,官吏趋迎”
D.土糖一经转口则“色泽莹白,人咸爱之”

1689年3月,英国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

A.确保王室财政独立 B.依法监管王室财政
C.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保障国王的军事权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举动,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眼地也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公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

A.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B.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
C.试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D.都以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为己任

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 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
C.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 D.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