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
| B.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2C4H10+52e-+26O2-=8CO2+10H2O |
|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 |
| D.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 8CO2+10H2O |
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CO- 3+Ca2++OH? ="=" CaCO3↓+H2O |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 NH+ 4 H2O+NH3↑ |
| C.NaHCO3的水解:HCO- 3+H2O ="=" H3O++CO2- 3 |
| D.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4OH- →O2↑+2H2O+4e- |
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周期, 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A>B>C
B. 原子半径:A>B>C
C. 离子半径:A2->B2+>C-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C>B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
| B.在含有Al3+、Cl-的溶液中:HCO3-、I-、NH4+、Mg2+ |
C.在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a+、 S2-、SO2- 3、NO3- |
| D.在溶质为KNO3和NaHSO4的溶液中:Fe2+、Ca2+、Al3+、Cl- |
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滴入几滴石蕊溶液后,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根据电极产物,电解过程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阴极自始至终只产生H2 |
| B.电解过程中,溶液颜色呈现红色→紫色→蓝色的变化 |
| C.电解过程中,Na+和SO2- 4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
| D.第一阶段中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混合引燃后,恰好完全反应得到HCl |
下列实验操作中,可以达到预定目的的是
| A.用渗析的方法可以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氯化钠 |
| B.用过量的KSCN溶液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
| C.通过灼热的镁粉,可以除去N2中的少量O2 |
|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可分离Na2SO4和NaCl固体混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