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有人描述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时写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他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制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照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是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20世纪初,世界市场业由“看不见的手”操控着。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世界市场的基本状况。概括材料中的事实说明英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初世界市场存在什么不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后是如何克服这些不足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东西方国家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不同,其政治制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请回答:
(1)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有什么突出特点?
(2)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制度的“黄金时代”。请说出这一时期雅典国家三个主要权力机构的名称。
(3)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了责任内阁制,而中国明清时期也曾设置内阁。简要指出二者的两处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制造糖酒、糖蜜和食糖而进行的甘蔗生产,与黑奴贸易和贵金属掠夺一起,成为整个16世纪中西班牙的巨大财源。西班牙国王偿还了他的巨额外债,并资助了他的战争。国王像发了财的冒险家、贵族、商人一样,从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的市场上采购商品。大量的贵金属像涟漪般地扩散了。──M.博德《资本主义史》
材料二 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很大部分来自于美洲的金银,这与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和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对东方贸易有关……在对东方的贸易中,西班牙国王要征收20%的贸易税,这样,西班牙就从海外贸易中获得了巨额的财富。但是,西班牙国王却不能保住这些财富。这是因为,首先,西班牙的军事开支庞大……从海外得来的金银只能作为抵充。其次,西班牙本身没有什么商业和工业基础……西班牙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呢绒、橄榄油,这些物品的出口根本无法平衡西班牙的进口。在国际贸易中出现巨额逆差,西班牙就用从美洲获得的金银来弥补。这样,美洲的金银就通过西班牙流到了热那亚、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南部德国。海外的财富没有被西班牙用来进行工业和农业建设,却通过西班牙变成其他国家原始资本,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
请回答:
(1)在近代历史早期,西班牙王国曾经掌握过巨大的财富,依据有关材料分析西班牙财富的主要来源。
(2)巨大的财富为什么没有使西班牙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3)西班牙的财富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读下面两幅地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中箭头所指的阴影部分为近代初期欧洲的贸易中心区,对照图1和图2,说明贸易中心区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对此《公羊传》中的解释是:“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几年后秦国宣布“为田开阡陌封疆”。
材料2:《三国志·武帝纪》载:(曹操)“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材料3:《魏书·食货志》记载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我国土地制度曾经发生过怎样的变革?
(2)材料2、3分别反映了什么土地制度?二者在性质上有何相同之处?
(3)简述材料3所反映土地制度的实行情况,分析这一状况与材料1反映的相关制度的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从。……能事本而禁末者,富。……僇力(努力)本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懒惰)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家奴婢)。——《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2: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本,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3: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矣。——(清)雍正帝语
(1)材料1反映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社会经济、思想主张?
(2)材料2体现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
(3)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上述思想?这些政策有什么重大危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