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 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
(1)读图回答喀什、深圳两地区气候差异。
(2)分别回答深圳和喀什两特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3)2010年7月28日深圳遭遇当年最强暴雨,全市近百处积水,试从城市化角度分析积水严重的原因。喀什城市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试分析这将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读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的自然原因是_____ (2分)
(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4分)
(4)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地区是___________,这些灾害在本区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有哪些?
(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该省受害点数为________。
(3)该地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共3分)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图11)回答:
(1)天然气与煤炭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2)为天然气东输提供气源的有图中的C盆地 , D盆地,E盆地
(3)图中F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G为全国重要的基地。
(4)“西气东输”工程,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哪些主要意义。
读“主要国家人均CO2排放图”和“主要国家单位GDP的CO2排放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主要国家人均CO2排放图”判断,CO2排放总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是_ ____、__ ____。(2分)
(2)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GDP的CO2排放量大,试分析其主要原因。(至少答两点)
(3)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从全球范围看,能有效减少大气中CO2含量的措施有哪些?(至少答四点)
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于当地时间7月9日0时宣布正式独立,成为非洲第55个、全球第193个国家。
(1)简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征。
(2)图示甲区域形成非洲最大的沼泽地——苏德沼泽地,试分析其成因。
(3)图中所示河流注入,河流岸受流水侵蚀大,原因是。乙处若高坝建成,请说明对其所在河流下游地区的影响。
(4)图中丙处多狭长型深水湖泊,试分析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