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世纪早期至公元前3世纪晚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包括:①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华夏族和周边各族逐步融合③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④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主体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
A.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
B.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
C.分割宰相权力, 加强皇权 |
D.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
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
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
B.要依靠政府军队士兵 |
C.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
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
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写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抗战 | B.淞沪会战 |
C.太原会战 | D.台儿庄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