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写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
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
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一西欧:比利时、法国一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一东欧:俄国一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

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B.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C.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强烈愿望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

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人邻地拾取之”
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而获得解放”
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

A.坚持“城市中心” 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