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选择题每题3分,15分)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则披草而坐披,拨开
B.梦亦同趣趣,意趣
C.始指异之异,感到……奇异
D.外与天际际,交会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日与其徒上高山杳不知其所之也
B.穷山之高而止蟹六跪而二螯
C.皆在衽席之下唯江上之清风
D.与万化冥合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这样的行为描写,表现了作者游览时一种寂寞、愁闷的、无可无不可的精神状态。
B.第一段先写始得西山之前游览他山的经历,极言平日游览之胜,为的是反衬西山之怪特和作者始得胜景的喜悦。
C.文章用游记的笔法,记叙了发现、奔赴、攀登西山的经过,并以生动的比喻、鲜明的色彩描写了西山之高之美。
D.作者用“游于是乎始”否定向之所游,强调只有在西山上才能真正体验到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愉悦。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二)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居安,字资道,黄岩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授徽州推官。居安自请试民事,授江东提刑司干官。提刑使王厚之厉锋气,人莫敢婴,居安遇事有不可,面争不少屈。知兴化军。既至,条奏便民事。通商贾以损米价,诛剧盗以去民害。召为秘书丞。转对,言:“但当严饬守备,益兵据险以待之,此庙算之上也。”
迁著作郎兼国史实录院检讨编修官,兼权考功郎官。劾外戚郭倪、郭僎,窜岭表,天下之。知太平州。时边患甫定,岁,汰去军群聚寇攘,居安威惠流行,晏然若无事时。将副刘佑怨家诣阙告密,置狱金陵,居安以书抵当权辩其冤,或谓“佑自诬服,得无嫌于党逆乎?”居安曰:“郡有无辜死,奚以守为?”事果白
初,盗起郴黑风峒,罗世传为之倡,势张甚。湖南所在发兵扼要冲,义丁表里应援,贼乏食,懈,主兵者稍坚持之,则就禽矣。会江西帅欲以买降为功,遣人间道说贼,馈盐与粮。贼喜,谋益逞。贼阴治械,外送款,身受官峒中,不至公府。义丁皆恚曰:“作贼者得官,我辈捐躯坏产业,何所得!”于是五合六聚,并起为贼矣。放兵四劫,江西列城皆震。朝廷调江、鄂之兵屯衡、赣,而命龙泉守军吉守节制焉。吉守率师往,几为贼困,池兵来援失利。朝廷忧之,遂以居安为帅。
居安督战于黄山,胜之,贼始惧,走韶州,为摧锋军所败,势日。群盗次第平。居安在军中也,赏厚罚明,将吏尽力,始终用以贼击贼之策,故兵民无伤者。江西人祠而祝之,刻石纪功。徙镇襄阳,言者罢,闲居十有一年。
嘉定十五年,迁工部侍郎。时方受宝,中朝皆动色相贺。入对,首言:“人主畏无难而不畏多难,土地玉宝之归,盍思当时之所以失?”言极切至。居安以书生,于兵事不学而能,必诛寇,非苟然者。卒,累赠少保。
(选自《宋史·王居安传》,有删改)
【注】①义丁,官府派遣的兵。②时方受宝,指当时皇帝的玉玺失而复得。宝,指皇帝的玉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窜岭表,天下之快:以……为痛快
B.时边患甫定,岁俭:太平
C.贼乏食,懈少:略,稍微
D.为摧锋军所败,势日蹙:窘迫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授江东提刑司干官②秦王患之,令张仪佯去秦
B.①将副刘佑怨家诣阙告密②谁大王为此计者
C.①居安在军中也②师道不复,可知矣
D.①徙镇襄阳,言者罢②但刘日薄西山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居安的“擅长兵事”的一组是()
①既至,条奏便民事②劾外戚郭倪、郭僎
③居安威惠流行,晏然若无事时④朝廷忧之,遂以居安为帅
⑤居安督战于黄山,胜之⑥始终用以贼击贼之策,故兵民无伤者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居安任江东提刑司干官时,遇到不可行的事情,面对无人敢触犯的提刑使王厚之,他当面力争,一点也不屈服。
B.王居安任太平知州期间,将副刘佑含冤入狱,他给当权的人写信为刘佑辩白,虽然遭人嫌疑,他也不为所动。
C.黑风峒的盗贼因为某些官员的错误做法而得到官府的任命,那些抛家舍业的官兵听说后,一怒之下也三五成群地起兵做贼了。
D.王居安统帅官兵依次平定了众盗贼,江西人建祠堂纪念他,刻石碑记载他的功劳,他却因此被贬到襄阳,在那闲居了十一年。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居安曰:“郡有无辜死,奚以守为?”事果白。
(2)会江西帅欲以买降为功,遣人间道说贼,馈盐与粮。
(3)人主畏无难而不畏多难,土地玉宝之归,盍思当时之所以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居安,字资道,黄岩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授徽州推官。居安自请试民事,授江东提刑司干官。提刑使王厚之厉锋气,人莫敢婴,居安遇事有不可,面争不少屈。知兴化军。既至,条奏便民事。通商贾以损米价,诛剧盗以去民害。召为秘书丞。转对,言:“但当严饬守备,益兵据险以待之,此庙算之上也。”
迁著作郎兼国史实录院检讨编修官,兼权考功郎官。劾外戚郭倪、郭僎,窜岭表,天下之。知太平州。时边患甫定,岁,汰去军群聚寇攘,居安威惠流行,晏然若无事时。将副刘佑怨家诣阙告密,置狱金陵,居安以书抵当权辩其冤,或谓“佑自诬服,得无嫌于党逆乎?”居安曰:“郡有无辜死,奚以守为?”事果白
初,盗起郴黑风峒,罗世传为之倡,势张甚。湖南所在发兵扼要冲,义丁表里应援,贼乏食,懈,主兵者稍坚持之,则就禽矣。会江西帅欲以买降为功,遣人间道说贼,馈盐与粮。贼喜,谋益逞。贼阴治械,外送款,身受官峒中,不至公府。义丁皆恚曰:“作贼者得官,我辈捐躯坏产业,何所得!”于是五合六聚,并起为贼矣。放兵四劫,江西列城皆震。朝廷调江、鄂之兵屯衡、赣,而命龙泉守军吉守节制焉。吉守率师往,几为贼困,池兵来援失利。朝廷忧之,遂以居安为帅。
居安督战于黄山,胜之,贼始惧,走韶州,为摧锋军所败,势日。群盗次第平。居安在军中也,赏厚罚明,将吏尽力,始终用以贼击贼之策,故兵民无伤者。江西人祠而祝之,刻石纪功。徙镇襄阳,言者罢,闲居十有一年。
嘉定十五年,迁工部侍郎。时方受宝,中朝皆动色相贺。入对,首言:“人主畏无难而不畏多难,土地玉宝之归,盍思当时之所以失?”言极切至。居安以书生,于兵事不学而能,必诛寇,非苟然者。卒,累赠少保。
(选自《宋史·王居安传》,有删改)
【注】①义丁,官府派遣的兵。②时方受宝,指当时皇帝的玉玺失而复得。宝,指皇帝的玉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窜岭表,天下之快:以……为痛快
B.时边患甫定,岁俭:太平
C.贼乏食,懈少:略,稍微
D.为摧锋军所败,势日蹙:窘迫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授江东提刑司干官②秦王患之,令张仪佯去秦
B.①将副刘佑怨家诣阙告密②谁大王为此计者
C.①居安在军中也②师道不复,可知矣
D.①徙镇襄阳,言者罢②但刘日薄西山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居安的“擅长兵事”的一组是()
①既至,条奏便民事②劾外戚郭倪、郭僎
③居安威惠流行,晏然若无事时④朝廷忧之,遂以居安为帅
⑤居安督战于黄山,胜之⑥始终用以贼击贼之策,故兵民无伤者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居安任江东提刑司干官时,遇到不可行的事情,面对无人敢触犯的提刑使王厚之,他当面力争,一点也不屈服。
B.王居安任太平知州期间,将副刘佑含冤入狱,他给当权的人写信为刘佑辩白,虽然遭人嫌疑,他也不为所动。
C.黑风峒的盗贼因为某些官员的错误做法而得到官府的任命,那些抛家舍业的官兵听说后,一怒之下也三五成群地起兵做贼了。
D.王居安统帅官兵依次平定了众盗贼,江西人建祠堂纪念他,刻石碑记载他的功劳,他却因此被贬到襄阳,在那闲居了十一年。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居安曰:“郡有无辜死,奚以守为?”事果白。
(2)会江西帅欲以买降为功,遣人间道说贼,馈盐与粮。
(3)人主畏无难而不畏多难,土地玉宝之归,盍思当时之所以失?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节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翻译划线的句子。
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高,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时朝议咸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若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注】①荆扬,吴国的荆州和扬州。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为乡曲所称:称道
B.女指浚告母,邈遂之妻:以女嫁人
C.将欲其所欲济:救济
D.臣参访吴楚同异数:多次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浚作大船连舫②蒙冲斗舰以千数
B.①其木杮蔽江下②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C.①又画鹢首怪兽船首②不拘于时,学
D.①帝深纳②积土成山,风雨兴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浚“有奇略”的一组是()
①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②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③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④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
⑤且观时运,宜速征伐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 诚愿陛下无失事机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浚博通典籍,姿貌俊美,但不注意修养品行博取名声,后来却改变志节,专门疏通关系谋取名利,花费巨资实现自己的大志。
B.羊祜以深交知己对待王浚,羊祜的侄子羊暨却认为,王浚为人志向太高,奢侈不节,不能单独担当大事,对他应该有所抑制。
C.巴郡与吴国接壤,兵士苦于战争徭役,生了男孩多不愿养育,王浚担任巴郡太守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全救活了数千人。
D.晋武帝下诏让王浚修造舟舰,王浚造连舫大船,大船周边以木栅为城,修城楼望台,有四道门出入,船上可以驰马来往。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
(2)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
(3)若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亦去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动以朝廷为
B.①邻厚,君之薄也②众士仰慕,若水归海
C.①秦伯,与郑人盟②亮见权于柴桑,权曰
D.①吾还也②可怪也欤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B.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封
C.故兵法忌之,曰“必上将军” D.首尾相接,可烧而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交代了秦晋围郑的原因,为全文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B.佚之狐力荐烛之武时对郑伯说的话,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C.烛之武面对大国的君主,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委婉曲折,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
D.本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辩艺术,作为一篇论说文,却写得波澜起伏,张弛有度,紧扣读者的心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