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五中全会集中讨论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材料二: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公报》来看,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有这样七个方面的“不变之变”值得关注: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要转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不变,产业发展的体系要拓展;社会建设的重点不变,收入分配的关系要调整;文化前进的方向不变,文化产业的建设要提升;改革开放的国策不变,整体推进的力度要加强;加强党建的主线不变,科学执政的能力要提高;治国方略的大政不变,社会发展的合力要增强。
(1)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如何实现“民富”?
(2)请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角度分析材料二中的“不变之变”。
俗话说:“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造就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但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向来以会吃、敢吃闻名于世的中国人在餐桌前犹豫起来。
打造“放心餐桌”,需要国家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对一个精明而有远见的企业经营者而言,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而不能只流淌着利润的血液。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法治在打造“放心餐桌”中的作用。
(2)有人认为,对于企业及其经营者来说,道德与利润不可兼得,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近年来,受一些不良消费风气的影响,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令人忧虑的变化,把勤俭节约看作寒酸和低贱,把吃苦耐劳看作迂腐和“傻冒”,把奢侈阔气当作时髦和荣耀,把挥霍浪费当成慷慨和大方,贪图安逸、追求享乐、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滋长蔓延 。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江苏省物价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137项医疗服务价格拟调整”的公示结果,并郑重承诺:调价项目不成熟的坚决不出台,并表示对注射费、诊查费等基本医疗项目价格的调整,将在进一步进行听证的基础上决策。
假设江苏省物价局准备就注射费、诊查费等基本医疗项目价格的调整召开一次价格听证会,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假如你是听证会的组织者,请写出你准备邀请哪些方面的代表。(至少邀请五方代表)
(2)假如你是接受邀请参加的普通市民,请列出你发言的观点。(至少三个观点)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某县地处资源贫乏的丘陵地带、交通也不便利,但是,他们却从相对落后的农业小县发展成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成功道路。该县政府的主要做法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实施“兴商建县”战略,“以工哺农,以商强农”战略,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财政对教育、文化投资,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开展节约资源活动,文明创建活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当地政府所履行的国家职能。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是如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的语句。意思是物“贱极必贵”,所以贱是贵的征兆;物“贵极必贱”,所以贵是贱的征兆。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价格和供求之间的制约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制约关系对资料配置会产生什么影响?
(2)经营者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应如何利用这一制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