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近代化的趋势 | B.自由平等精神 |
|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宋明理学的积极作用有
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
|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仁政”思想,其主要表现在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
|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
|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
| A.儒家 | B.墨家 | C.道家 | D.法家 |
有人说: “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主要依据是
| A.孔子的思想被当时统治阶级广泛使用 |
| B.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 |
| C.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没有变化 |
| D.孔子创立的儒学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统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