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被奇迹般地送到16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 B.人口爆炸性增长 |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 D.各国间交往密切 |
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汉代长安 | B.唐代洛阳 | C.北宋东京 | D.元朝大都 |
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 )
A.官营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C.民营手工业 | D.私营手工业 |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①封建国家向农民征收赋税 ②封建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
③土地兼并导致的必然结果 ④封建国家向农民强派劳役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出自《天工开物》。这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注:耙:碎土、平地;耔:培土)( )
①农事精耕细作 ②农业技术先进 ③农民辛勤劳作 ④水利设施的完善,旱涝保丰收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