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均势”是国际关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大国面对挑战往往会在国际或地区力量对比中采取一种平衡战略。下列史实符合美国“均势”意图的有()
① 1972年尼克松访华②1994年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③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斯大林在答《真理报》记者问时说:“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即号召同苏联开战”,这番话最有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20年代初期 B.30年代初期 C.40年代初期 D.40年代中期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却对《共产党宣言》做了修改。在《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上由两位作者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加了这么一句话:“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依据你所学史实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加上这句话最可能的原因是()

A.第一国际的瓦解 B.马、恩革命运动的实践
C.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某同学对古希腊城邦有如下评价:“①希腊城邦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②工商业的相对活跃有利于平等思想的形成。③希腊海洋性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确立。”对于三句划线的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错误 B.②错误 C.③错误 D.都正确

在习李新一届领导人的领导下,中国积极开展与非洲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就关系密切。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