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表1:我国各地区农民工数量、占全国比重、月均收入及增长率
图1:我国各地区农民工流向变化
注:以上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表1和图1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简要分析图1所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网上有这样一个帖子:“我们是属于传统产业的服装厂,现在浙江本地工人越来越难招。工人工资待遇要求高,又想轻松,企业管理难度很大。有时工人工作不认真,产品品质控制不好,企业想通过罚款来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可一罚款工人就走人不做了,加剧了企业用工难题。做企业真的好难!”
(2)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中企业困境的成因及对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平均消费在500~1000元的占42.9%,2000元以上的占11.7%。他们的生活费主要靠父母给的占55.1%,自己勤工俭学和奖学金获得的占30.5%。他们的消费结构是,生活费占37.8%,服装和日常生活占23.8%,娱乐、上网占15.9%,学习占12.3%,恋爱占4.3%;在日常购物方面,更加注重品牌和质量。
材料二 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他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1)结合材料一,指出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10分)
(2)联系实际,指出应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16分)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G省近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年份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投资率/% |
42.9 |
44.8 |
46.9 |
50.4 |
消费率/% |
51.6 |
50.2 |
48.6 |
45.7 |
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GDP 106.12亿元,而投资每增加100亿元只新增GDP 100.02亿元)
材料二 近年G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
年份 |
生产总值增幅/%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 |
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 |
2009 |
11.8 |
7.7 |
5.0 |
38.1 |
2010 |
11.6 |
8.2 |
5.9 |
36.8 |
2011 |
13.4 |
10.4 |
8.3 |
35.4 |
2012 |
15.2 |
10.1 |
7.3 |
33.8 |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8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6分)
(3)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两位农民向农业专家打听棉花价格行情,农业专家把国内外棉花供大于求的信息告诉了他们,下面是两位农民听后的反应和认识:
农民甲:农产品价格涨跌与其市场销售以及质量状况有直接关系,棉花收购价格下降是正常的。
农民乙:我不该投资上千元,一下子扩种了10亩棉花,总以为去年种棉花赚钱今年还能赚,明年干脆不种棉花,改种蔬菜得了。
(1)运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对两位农民的认识进行评价。(14分)
(2)结合(1)中的结论,说说农民应如何面对农产品价格的涨跌。(12分)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石油,被誉为现代经济的黑色“血液”,石油价格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目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内石油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成品油价格的大幅上扬给城市公交、出租车等行业造成巨大压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012年9月11日零时起上调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每吨分别上涨550元和540元,折算到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后(全国平均)每升零售价格分别提高0.41元和0.46元。这一涨幅略高于市场预期,上涨后,国内汽柴油零售价位于年内次高点。
(1)请指出影响我国成品油价格的相关因素。(6分)
(2)油价上涨后对汽车的销售有何影响?为什么?(8分)
(3)随着油价的上涨,出租车行业压力加大,有人提出提高出租车运价。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这一方案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12分)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 |
教育事业 |
卫生事业 |
社会保险 |
社会福利 |
中国 |
4.6% |
3.7% |
6.5% |
2.4% |
发达国家 |
14.2% |
11.3% |
10.1% |
6% |
材料二 对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有些是因为当年国家财力不够无法解决。2008年至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改善民生被放在突出的位置。
2008年8月15日 |
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
2008年11月6日 |
国务院提高居民基本养老标准和农村最低保障、合作医疗水平 |
2009年1月1日 |
财政部进一步扩大财政补贴“家电下乡”范围 |
2009年8月18日 |
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
材料三 扩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因为民生欠账多、城乡与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大,政府要动用手中财力去“偿还”欠债、“填平”差距。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1)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有何差距?(5分)
(2)怎样理解材料三中“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12分)
(3)结合材料,为政府解决“民生欠账”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