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石油,被誉为现代经济的黑色“血液”,石油价格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目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内石油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成品油价格的大幅上扬给城市公交、出租车等行业造成巨大压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012年9月11日零时起上调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每吨分别上涨550元和540元,折算到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后(全国平均)每升零售价格分别提高0.41元和0.46元。这一涨幅略高于市场预期,上涨后,国内汽柴油零售价位于年内次高点。
(1)请指出影响我国成品油价格的相关因素。(6分)
(2)油价上涨后对汽车的销售有何影响?为什么?(8分)
(3)随着油价的上涨,出租车行业压力加大,有人提出提高出租车运价。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这一方案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12分)
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网友声音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
近年来,食品药品等一些领域安全事故频发,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对此,政府重拳出击。网友呼唤: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祛邪!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进行评议。
网友议题直面道德困惑 引领价值选择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好人"能不能做?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道德典范给出了鲜明的回答。
(2)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网友议题"对你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启示
网友心声践行道德不止步 追求完美无止境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告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
(3)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
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
材料一: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1)结合图信息,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2)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期盼?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表一:近七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预计) |
340 |
408 |
495 |
559 |
611 |
631 |
650 |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2008—2009年约有250万人没找到工作,2010年还有150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预计2011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650万人。
表二:某市2010人才供需对比
学历 |
硕士及以上 |
本科毕业生 |
大专毕业生 |
用人单位需要情况 |
19% |
48% |
33% |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
17% |
57% |
26% |
表三:对3000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
沿海发达地区 |
中部地区 |
西部和北部地区 |
72.8% |
25.2% |
2% |
|
首选职业 |
白领行业 |
蓝领行业 |
新兴行业 |
71% |
27% |
2% |
(1)上述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
(2)如果你是今年即将毕业的一名大学生,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应如何解决自己的就业难题?
2012《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
材料二 据统计,至今,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连续22年下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年增长6.7%(扣除物价因素)。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
(1)结合材料说明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从经济学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订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2)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