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5分)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不只是国家的目标,也是个人的追求,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的体现。
(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的哲学依据。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在西风东渐的潮流中,我们一直在向西方学习。然而,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中国文化长期处于失语状态,文化中国成了一个遥远、模糊不清、充满病态的被歪曲的形象。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获得了全面高速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大繁荣。2008年奥运会是展示和平崛起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时刻。奥运会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国融入世界”提供了一个全球平台,展示了浑浩博大、端方厚重的历史文化,上海世博会则首开中国工业化之路的现代文明特色,世界看到了一个传统与现代充分融合的中国。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文化长期处于失语状态的根本原因。
(2)运用(1)的结论,联系国际社会的形势,分析将“文化中国”的形象推向世界的理由。
2010年10月31日,历时184天的上海世博会正式落下帷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是当前中国社会直面的热点话题。
材料一:加速城市化进程是国人的普遍关注和祈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是17.9%,到2009年这一数据已达到46.6%。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城市化率将突破50%,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人口。不过,城市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等诸多矛盾也开始凸显。并且,随着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社会保障与城市管理水平也没有及时跟进。过去,人们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如今,人们则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认识。
材料二:有人说,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参展的重点不是推销产品,而是展示其如何进行城镇化的理念。因此,通过上海世博会,中国应该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让城市更适合人类的生存,让人们在城镇里生活的更舒适。
(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认识论意义。
(2)为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某市民拟就当前的城镇建设向有关部门(机关)提建议,请你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为他选择合适的部门(机关)并说明理由。
(35分)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时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空前繁荣,硕果累累、亮点频频,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如,我国电影产量由2003年的100部以下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然而,广电总局有组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据。其中,对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的翻拍尤其流行。不过,很多翻拍和改编,常让观众顿生“气死吴承恩,哭死曹雪芹”,甚至有人进行了像孙悟空爱上白骨精、武松爱上潘金莲这样的爱情创新。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说明政府应怎样关注民生?(8分)
(2)结合材料一,说明加快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哲学依据?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最近十年,国际上生产柴油发动机的喷油系统的主流技术从机械式转向电控式。面对这种技术变化,原来我国该行业最大的企业A担心自己无力自主开发出能够达到欧洲标准的技术,无法进入欧洲市场,于是决定与外国企业合资以引进技术。合资的结果是:外国企业控股67%:把企业A的几百名技术人员全部纳入合资企业;还规定企业A其他分公司的同类产品永远不能进入欧洲市场。由于决策失误,目前企业A已经濒临破产。
我国另外一家企业B则决定自主开发电动喷油系统。该企业在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实验,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成功开发出了达到欧洲标准的电控喷油 系统。现在,其产品打进了欧洲市场,企业蒸蒸日上,成为国内该行业的领头羊。
(1)运用唯物论原理分析,两个企业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命运?(5分)
(2)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 学哲学知识回答:技术落后的企业如何才能实现成功追赶?(9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期间,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民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虚心求教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4万多字的《乡村调查报告》,其中反映的农村真实情况以及提出的合理建议,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问题: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该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完成反映真实情况的调查报告所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