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该材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 B.科举制度阻碍商业的发展 |
| C.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深入人心 | D.商业活动改变着人们观念 |
“锦上添花”、“丝丝入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商周时期丝绸产品远销欧洲 |
| B.唐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
|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
| D.清朝官营手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品种繁多,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①珐琅彩②五彩瓷③青花瓷④白瓷⑤青瓷
| A.①②③④⑤ | B.⑤④③②① |
| C.③④⑤①② | D.②③④⑤① |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太湖流域开发较早 | B.统治者“不抑兼并” |
|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 D.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
宋高宗说:“广南市舶,利润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几十万缗,皆宽民力也。”此谕主要强调应()
| A.重视海外贸易 | B.重视官吏选拔 |
| C.减轻人民负担 | D.改变抑商政策 |
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与唐朝的纳绢代役相比,在经济方面表现出的特征是()
| A.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 |
|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
| C.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生产 |
| D.使代役租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