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史载:“夏氏革命,又为九州,涂山之会,亦云万国。四百年递相兼并,殷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及乎周初,尚有千八百国,而分天下为九畿……其后诸侯相并有千二百国。”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从制衡向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从夏到商,中央王朝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
C.兼并战争在国家的统一方面客观上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D.为有效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力,中央王朝鼓励诸侯之间,相互征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B.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C.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王国维曾说过:“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这表明

A.只有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相结合才能还原历史
B.新材料的发现有助于人们获得对历史的新认识
C.新材料的发现颠覆了古史记载中的可信部分
D.古史中的记载一定能补充新材料的不足

如图所示,该宣传画反映了

A.美苏两极支配着世界各种力量
B.中国社会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C.苏联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中国外交有重大突破和转机

1949年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二根本改造——有益补充——共同发展”的曲折过程,其中“有益补充”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C.计划经济退出中国舞台 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1961、年一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 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qo下降到14. 6%/(196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
C.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