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
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
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
C.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
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先进人士
A.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 B.唤醒了民众反侵略意识 |
C.开启了政治改革大门 |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口号 |
下列关于小说《红与黑》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红”代表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时代 |
B.“黑”代表法国封建贵族复辟势力及教会 |
C.真实再现了18世纪末法国社会的情况 |
D.它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
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最有可能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 B.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
下表是俄罗斯尤里—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作的4次咨询调查。从中可以看出十几年来俄罗斯民众
年份 |
1990年 |
1997年 |
2004年 |
2006年 |
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时期 |
23% |
23% |
30% |
30% |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26% |
26% |
27% |
30% |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
18% |
19% |
16% |
10% |
是一场灾祸 |
12% |
16% |
14% |
16% |
难以回答 |
21% |
16% |
13% |
13% |
①一直十分推崇十月革命②对十月革命存在多元化看法
③对十月革命的看法起伏较大④对十月革命的正面评价呈上升趋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表是1750年~1900年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各国及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表格提供的信息中可得出
国家\年份 |
1750 |
1800 |
1830 |
1860 |
1880 |
1900 |
欧洲 |
23.2% |
28.1% |
34.2% |
53.2% |
61.3% |
62.0% |
中国 |
32.8% |
33.3% |
29.8% |
19.7% |
12.5% |
6.2% |
印度 |
24.5% |
19.7% |
17.6% |
8.6% |
2.8% |
1.7% |
A.欧洲工业总产值所占世界份额快速上升
B.欧洲列强对印度进行了疯狂的侵略
C.中国工业生产总值急剧下降
D.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占相当大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