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关注食品安全,有利于民生,有利于社会和谐。
材料一:近年来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2006年北京的“红心咸鸭蛋”事件和上海的“多宝鱼”事件,2008年的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和人造“新鲜红枣”事件,2010年的“地沟油”事件和海南“毒豇豆”事件,2011年再度曝光的河南“瘦肉精”事件和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使中国的食品安全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的呼声十分强烈。人们期望能通过《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给食品安全以相应的法律保障。
材料二: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法已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2009年7月8日,国务院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该条例已于2009年7月20日起施行;2011年4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立即排查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和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2)根据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材料:面对世界经济危机,国内经济下滑,从2008年下半年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确定4万亿投资计划;调高出口商品退税率;千亿规模减税;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居民购房;降低住房交易税费;进一步扩大“家电下乡”范围;大幅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暂免征存款利息所得税;放开贷款限制;加大对小企业贷款扶持;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中央财政拨付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作用。(8分)
张先生听朋友说炒股赚钱容易,于是就把全部积蓄拿出来,于2008年1月以每股21.56元的价格买了某上市公司的股票1万股,可此后,该股票的行情是涨得少,跌得多。2008年5月,张先生无奈以每股15.28元的价格将全部股票抛出,损失惨重。
(1)张先生投资股票失利的经历对人们投资有何启示?
(2)假如张先生打算再次投资,请你给他介绍一下各种投资方式的利与弊。
材料一从棚车、绿皮车到空调车、动车组列车,大提速后的铁路服务再上台阶。铁路越来越“航空化”、“宾馆化”,其设施、服务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人们感受到了铁路的舒适、快捷、方便。
材料二乘坐动车组列车,上海至苏州需要39分钟,上海至南京需要1小时58分钟,上海至杭州需要1小时24分钟。上海某公司副总经理每个月需往返丹阳提货。他算了一笔帐:坐长途大巴需56元钱,途中运行近3小时;而乘坐动车组列车二等座位需60元,而且95分钟就能到达。比较下来,他成立动车组的常客。
你能用所学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解释为什么开通动车组列车后铁路又夺回了原来流失到高速公路上的旅客吗?
现在的中学生中,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这种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据此回答:
(1)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的消费行为?试评价这种消费心理
(2)你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应如何做?
材料一:2009年岁末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最新数据的结果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市场份额高达27.5%。“天价”年夜饭、悍马婚礼、新领导集体换车
一系列由面子消费、攀比消费、炫耀消费引发的“中国式奢侈”消费行为充斥四周,我们的国家真的那么富裕了吗?有的人吃穿尽情消费却不愿花几十元钱定一份报纸或杂志,买一本好书。与此相对照的是,还有相当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尊严的生存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课题。
材料二:2009年1月18日一群广东环保人士用独特的行为艺术在地铁里向社会咱吁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指在日常生活消费所耗用的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例如空调开启几小时后关闭,马上开电风扇。用节能灯替代传统灯泡,不开汽车改骑自行车;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家具或擦反鞋。
(1)材料一反映了目前我国消费存在哪些问题?
(2)谈谈怎样才能解决材料一反映的消费问题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你认为低碳生活,符合什么消费理念?其核心和宗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