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比去年增加395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地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同时,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今年还要确保全面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从政治学角度说明政府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的理由。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法治政府的内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句流传至今几千年,影响了几十代中国人。为了纪念他,形成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点雄黄、对诗歌等风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屈原一身正气,宁折不阿,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过端午节应着重对民族精神的弘扬,然而,现在除了吃粽子,其他的风俗已被风蚀殆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lO分)

中欧关系源远流长,双方都曾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过卓越贡献。近几年,中欧关系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大亮点。温家宝总理访问了欧洲,他在回答“中欧是同在一条船上还是同在一座桥上”的问题时,温总理回答说,中欧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我们共同利益广泛,又有合作的需要,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同在一条船上。但由于中欧历史、社会、文化传统不同,因此在某些问题上有分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同在一座桥上,一座沟通友谊、加强磋商、解决分歧的桥上。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看待中欧文化传统的不同?

辨析:世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006年1月1日起中国“俄罗斯年”正式启动。以宣传中俄友好,增进友谊和信任,推动务实合作,深化两国战略协作伙伴为宗旨的“俄罗斯年”,举行了两国元首出席的开幕式、八个国家级大型活动和二百余项其他活动,涵盖了两国交往和合作的各个领域。2007年11月,俄罗斯“中国年”胜利闭幕,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圆满结束。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中俄‘国家年’虽然结束,但其倡导的‘世代友好,携手共进’精神将世代相传。它所创造的两国合作的新模式将成为中俄关系的宝贵财富。”
结合课本文化交流有关知识回答这种互办文化年的意义。

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blob.png

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