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建设法治中国设计了务实的路线图。它不仅依赖于党、人大和政府等各项工作的法治化,而且要求各省市做到依法治省、依法治市。浙江省一直秉承法治精神,多年来坚持实施“阳光工程”,在全国率先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把法治政府建设落到实处。浙江省的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划定了权力的边界,通过“清权、减权、制权”激发了社会活力,得到各省市政府的认同,成为打造法治政府的样本。
(1)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党、人大和政府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2)结合材料,说明浙江省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是怎样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道理的。
表1:2008年-2009年第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按季度统计)
注:2009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为8%。
材料一 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
形势,中央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时出
台、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推出总额
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材料二 2009年9月末,我国出口连续第三个月超过1000亿美元,环比增长11. 8%,但
同比下降15.2%。我国出口仍有隐忧,如国际贸易摩擦日益突出,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
头。当前部分经济体以满足国内利益为由,借反倾销、“特保”之名,针对中国等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恶劣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坚决反
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1)请你描述表一中所反映的我国经济运行态势,请你结合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
分析近两年来,我国是如何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
(2)从唯物论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能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率先取得经济的复苏。
(3)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哪些原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们结合搜集到的信息,以“我看新医改”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新目标,新理念同学们了解到,当前老百姓对看病就医问题有个形象的比喻:“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卫生院一住,一年工白出。”针对这一状况,《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同学们认识到,医改不是一蹴而就的,医疗问题也绝对不仅仅是国家一方面能够解决的,必须树立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理念。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推进医改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念。
新发展,新疑问未来3年,为支持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这是新增加的一笔巨大的投入。政府投入这么多资金,这些钱能否花在老百姓的头上,能否让老百姓受益,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患者对医生的不满,几乎已经变成一种普通现象,根源无非是总认为医生面对自己的时候,看的是自己的钱包而不是自己的病,抑或医生态度冷淡、诊断治疗不积极等,然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2)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推动新医改顺利进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1月1日,北京出现22年来最早的降雪。11月10日、11日,石家庄出现54年来最强降雪。几乎同时,河南遭遇大范围雨雪天气,局部地区甚至是百年一遇的大雪;山东部分地区出现暴雪,至少35万人受灾。据专家,这次雪灾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密切关系。挽救自然,挽救生态,挽救环境,挽救地球已刻不容缓!否则,人类的末日将是自己酿造的一杯毒酒!
材料二 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会厅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四点主张。胡锦涛说,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应坚持以下几点:第一,履行各自责任是核心;第二,实现互利共赢是目标;第三,促进共同发展是基础;第四,确保资金技术是关键。胡锦涛在会上宣布,我国将在2020年前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强度。这是我国首次明确提出要把经济增长与其环境卫生污染和碳排放增长相脱钩的承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应该如何努力才能避免喝下这一杯“由人类自己酿造的毒酒”。
(2)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对立统一原理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3)胡锦涛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四点主张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8分)
2010年,中国的现代化到了一个攸关未来的路口。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使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软肋”尽显,而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今后,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调结构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材料一中德美国内生产总值(GDP)情况比较
国家 |
五年GDP平均增长(%) |
人均GDP (美元) |
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美元) |
德国 |
2.26 |
33099 |
1.72 |
美国 |
1.10 |
42067 |
2.62 |
中国 |
10.04 |
3782 |
12.87 |
材料二根据IEA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2007年又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2008年超过北美、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总和。2009年,中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材料三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地球气候已经大大超出其生态警戒线。为应对气候混乱状态,需要有一个所有国家认可和参与的国际协议来划分责任,促进合作。中国政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声明: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3)材料三中,“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负责的。”请分析温家宝这一声明的政治学依据。
(4)经济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但“调结构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这一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请说出
2009年广东省人均GDP达到40748元,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同时,省政府非常重视强化文化建设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教活动,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公里文化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一批数字出版、动漫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材料二:历时三年,七易其稿,《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于2009年12月颁布实施。它描绘了我省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八大方面公共服务的蓝图。这是实现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⑴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原因是什么?
⑵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政府要履行好哪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⑶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政府是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