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
| A.科学技术提高了生产力 | B.进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改革 |
| C.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 D.政局稳定,经济实力雄厚 |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目的是
| A.确立儒家的思想地位 | B.以思想的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
| C.限制君主权力的膨胀 | D.打击其他学派力量 |
战国时期的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 A.阶级立场不同 | B.政治主张的分歧 |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 D.社会性质的差异 |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
|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
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说明了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 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 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能否发挥作用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段言论反映的是
| A.道家的思想 | B.法家的思想 |
| C.儒家的思想 | D.墨家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