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黑龙江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在哈尔滨联袂召开。从本质上看,“两会”的共同之处在于
A 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关 B 成员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
C 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D 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
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字宙之无穷,仰究万物之运动,“观占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这段话表明()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
B.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 |
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科学 |
D.哲学是神秘的“科学之科学” |
心理学上有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下了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
B.方法论指导世界观 |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的苦果,这促使几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行为的准则。生态文明是上业文明发展到定阶段,在对工业文明带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进的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的提出过程告诉我们()
①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始终
③真理超出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会变为谬误
④新事物在批判继承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如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同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于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14年9月20日中民慈善捐助中心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指出,2013年全国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捐款捐赠总额约989.42亿元,其中民企外企是捐助主力。这些企业的捐助行为告诉我们( )
A.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
B.财富的多少是衡量人生意义的标尺 |
C.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 |
D.财富的使用比创造更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