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
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
有人指出:“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形成这个观点的依据是
A.一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 B.一战就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 |
C.一战中实际交战国均为欧洲国家 | D.一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
下列不符合19世纪晚期世界历史发展特点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
B.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斗争激烈 |
C.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
D.英国调整与法、俄的关系,正式结成三国协约 |
明朝后期的 “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 B.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
C.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D.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 B.话本和小说 |
C.汉赋和唐诗 | D.元曲和傩戏 |
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