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符合19世纪晚期世界历史发展特点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
| B.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斗争激烈 |
| C.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
| D.英国调整与法、俄的关系,正式结成三国协约 |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以上先秦时期的主张分别是( )
| A.法家、儒家、道家 | B.儒家、墨家、道家 |
| C.儒家、道家、法家 | D.儒家、法家、墨家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朝的中国人将自给与外世隔绝……中国人将其令人生畏的才能和能力转向内部,慎重地放弃了在欧亚大陆、最终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先地位。”导致“中国人转向内部”的主要原因是()
| A.明朝统治者采取海禁政策 | B.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
| C.明朝以后中国落后于世界 | D.新航路开辟带来殖民扩张 |
明中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中国年国内生产总值远超整个欧洲地区,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向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
|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
|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
|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
|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
《文献通考》(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材料表明( )
①政府重视商业②政府减轻商税③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④政府放松对商业的限制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班固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汉书·食货志》)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班固反对以农为本政策 | B.班固具有农商皆本意识 |
| C.政府实行工商皆本政策 | D.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