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缘自
①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③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晚清重臣翁同龢曾在日记中对买办徐润的住宅有过描述,“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这说明
| A.近代园林建筑日益受到西方风格的影响 |
| B.近代买办都住西式洋房、使用西式家俱 |
| C.到了近代,才出现中西合璧的住宅建筑 |
| D.近代园林是中式的,住宅往往是西式的 |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
60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是
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②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
③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④积极推行国有化政策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 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
| 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
在“口述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学家曾经为“怎样的人才能成为被访谈者”而争论。就研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东知青(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来说,合适的访谈对象是
①广东老知青
②当年政府“知青办”负责人
③知青的街坊邻居
④插队地区农民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从近代至今,广东始终处于中国发展的前沿。以下内容与广东有关的是
①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②新文化运动的开端——《青年杂志》的创刊
③近代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的始发——北伐战争
④江泽民第一次较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