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
|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 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
| C.青苗法、募役法 | D.免役法、更戍法 |
唐制规定中男(男丁l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封德彝曾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并得到太宗许可。但魏征拒绝签署文件导致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 A.尚书省 | B.兵部 | C.中书省 | D.门下省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注: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 B.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
| 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D.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
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设,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
| 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 | B.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
| C.协助丞相管理军事 | D.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 |
图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
|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 B.分封制、郡县制 |
| C.郡县制、行省制 | D.分封制、行省制 |
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 B.中央设三公九卿 |
|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