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古诗,完成(1)~(2)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歌第二句中的“吟鞭”是指。
(2)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罟(gǔ古)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
说说首句中“杨柳”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否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相同?请作简单分析。(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共6分)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展开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拂堤杨柳醉春烟”所展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醉”字好在何处?
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儿童和作者,那么诗中的儿童有何种特点,反应了作者此时怎样的心情?

名著阅读。
⑴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救出朱赫来后,因贵族的儿子尼古拉的告密而被白匪关押了起来。
B.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了少年时读过的一本孝子教科书《二十四孝图》,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效仿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卧冰求鲤”。
C.《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上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D.《鲁滨逊漂流记》中,一次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麦苗和稻苗。
⑵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
“他不坏,可以这么说——他不过是淘气罢了,有点浮躁,冒冒失失的,他只不过还是个毛头孩子。他可没有一点坏心眼,我从来还没见过像他那么心地善良的孩子。嘿……”她开始哭了起来。
语段中那个淘气、浮躁、冒失的毛头孩子是
《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阅读古诗词,完成后面的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构成对比。
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请仔细品味并说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如”二字的妙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