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园(其一)

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 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

[注]①这是淳熙八年(1181)四月陆游在浙江山阴三山居住时,写的一首田园诗。②柘(zhè):树名,其叶可养蚕。

(1)这首诗前两句通过写"烟草""      ""斜径"等景物,营造一种      的氛围。

(2)"卧读陶诗未终卷"中"卧"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3)请你从下面两个选项中选择.项填入尾句□□处(填序号),并说出理由。

A.

捉虾

B.

锄瓜

你的选择是(      ),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关键词句 诗歌意境鉴赏 诗歌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和“”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共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
望岳春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的景象。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我用残损的手掌》
诗人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试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贴”:向往与期待。
”:”:
谈谈你对诗中“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涵义的理解。
就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的赏析。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
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